聖賢語錄

提起您的光明念頭

來照耀您的生命


提起您的空靈觀念


來超越您的生活


提起您的喜悅心情


來洗去煩惱塵埃

-張老前人  培成-



道本一體     理無二致


一貫真傳      師恩母德


善體天心     無私無我


合德同心     聖業彌久


-張老前人  培成-

嚴以律己     靜虛動直

-張老前人  培成-



抱持大我的心    釋出無為的愛

-張老前人  培成-



身內修   身外辦

修辦一體    才是歸根之道

-張老前人  培成-



人沒有十全十美

缺憾是人的實相

就是因為有缺憾

我們才要圓滿他

-張老前人  培成-



我們修道修心     我們辦道盡心

-濟公老師-



修道貴有恆性    立德當存仁心

-濟公老師-



內心謙下是功     外行於禮是德

-六祖惠能-



一燈能除千年暗    一智能滅萬年愚

-六祖惠能-



有智撥得乾坤轉     無智反被道理埋

-師尊-

思無邪    何處非南海

志於道    吾家即西天


-濟公老師-



心田不長無明草    性地常開智慧花

-濟公老師-



天德只是無我    天道只是愛人

-濟公老師-



不識本心    學法無益

-六祖惠能-



心平何勞持戒    行直何用修禪

-六祖惠能-



為學日益     為道日損

-老子-



賢者

不在能言     而在能行

-師母-



難中渡人    劫中救人

-師母-

路遙須早行     途遠身須輕

-活佛師尊-

難管的是任意      難防的是慣病

-師尊-

既以為人己愈有   既以與人己愈多

-老子-

聖人之道    為而不爭

-老子-

充實內德之謂富   實行外德之謂貴

-師尊-

多言數窮    不如守中

-老子-

道常無為    而無不為

-老子-

知者不博    博者不知

-老子-

迷人口說    智者心行

-六祖惠能-

處無為之事  行不言之教

-老子-

種樹先種根  培德先培心

-王陽明-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老子-

君子泰而不驕    小人驕而不泰

-孔子-

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

-孔子-

道越修越堅    德越修越圓

-張老前人  培成-

輕諾必寡信    多易必多難

-老子-

君子求諸己    小人求諸人

-孔子-

德不孤    必有鄰

-孔子-

善者不辯    辯者不善

-老子-

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老子-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人無遠慮    必有近憂

-孔子-

自修性是功    自修身是德

-六祖惠能-

離道別覓道    終身不見道

-六祖惠能-

常自見己過    與道即相當

-六祖惠能-

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

君子喻於利義    小人喻於利

-孔子-

佛向性中作    莫向身外求

-六祖惠能-

千里之行    始於足下

-老子-

窮則獨善其身    達則兼善天下

-孟子-

做事思存天理    開口務順人心

-張老前人  培成-

辦道須識時務    修行要明天心

-張老前人  培成-

心寬才能容忍    量大才能福大

-張老前人  培成-

修之於身    其德乃真

-老子-

不知師命    辦道無益

-張老前人  培成-

不培內德    行功無益

-張老前人  培成-

不知自性    學法無益

-張老前人  培成-

天下難事    必作於易

-老子-

天下大事    必作於細

-老子-

九層之台    起於累土

-老子-

若真修道人    不見世間過

-六祖惠能-

欲得見真道    行正即是道

-六祖惠能-

恩則孝養父母    義則上下相憐

-六祖惠能-


讓則尊卑和睦    忍則眾惡無喧

-六祖惠能-

苦口的是良藥    逆耳必是忠言

-六祖惠能-

改過生智慧    護短心內非賢

-六祖惠能-

日用常行饒益    成道非由施錢

-六祖惠能-

菩提只向心覓    何勞向外求玄

-六祖惠能-

迷人修福不修道 只言修福便是道

-六祖惠能-

布施供養福無邊    心中三惡元來造

-六祖惠能-

擬將修福欲滅罪 後世得福罪還在

-六祖惠能-

但向心中除罪緣 各自性中真懺悔

-六祖惠能-

忽悟大乘真懺悔    除邪行正卽無罪

-六祖惠能-

學道常於自性觀 卽與諸佛同一類

-六祖惠能-

若欲當來覓法身    離諸法相心中洗

-六祖惠能-

真如自性是真佛 邪見三毒是魔王 

-六祖惠能-

邪迷之時魔在舍 正見之時佛在堂 

-六祖惠能-

性中邪見三毒生 即是魔王來住舍

-六祖惠能-

正見自除三毒心 魔變成佛真無假

-六祖惠能-

若向性中能自見 即是成佛菩提因 

-六祖惠能-

性中各自離五欲 見性剎那即是真 

-六祖惠能-

若能心中自見真 有真即是成佛因 

-六祖惠能-

不見自性外覓佛 起心終是大癡人 

-六祖惠能-

若向性中能自見 即是成佛菩提因 

-六祖惠能-

前念著境即煩惱    後念離境即菩提

-六祖惠能-

成一切相即心    離一切相即佛

-六祖惠能-

君子懷德    小人懷土

-老子-

修身以道    修道以仁

-老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仁者,人也,親親為大    義者,宜也,尊賢為大

-孔子-

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寧

-老子-

思量一切惡事    即生惡行
思量一切善事    即生善行

-六祖惠能-

修之於家    其德乃餘

-老子-

愛人者,人恆愛之
敬人者,人恆敬之

-孟子-

篤信好學    守死善道

-孟子-

自知不自見    自愛不自貴

-老子-

先行其言    而後從之

-孔子-

親親而仁民    仁民而愛物

-孟子-

天道無親    常與善人

-老子-

慎終如始    則無敗事

-老子-

知和曰常    知常曰明

-老子-

通於天地者,德也    行於萬物者,道也

-莊子-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孟子-

不以言舉人    不以人廢言

-孔子-

知者樂水    仁者樂山

-孔子-

時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圖難於其易    為大於其細

-老子-

博學於文    約之以禮

-孔子-

謀道不謀食    憂道不憂貧

-孔子-

君子上達    小人下達

-孔子-

敏而好學    不恥下問

-孔子-

 擇其善者而從之    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

-孔子-

知者動    仁者靜

-孔子-

知者樂    仁者壽

-孔子-

知命   無以為君子也

-孔子-

知 禮   無以立也

-孔子-

知 言   無以知人也

-孔子-

子成人之美    不成人之惡

-孔子-

子之德,風    小人之德,草

-孔子-

子淡以親    小人甘以絕

-莊子-

失道而後德    失德而後仁

-老子-

失仁而後義    失義而後禮

-老子-

之勝強    柔之勝剛

-老子-

勇而無禮則亂    直而無禮則絞

-子-

而無禮則勞    慎而無禮則蔥

-子-

子懷刑    小人懷惠

-子-

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無涯

-莊子-

行之而成    物謂之而然

-莊子-

於小成    言隱於榮華

-莊子-

以天地為大爐    以造化為大冶

-莊子-

通於天者,道也    順於地者,德也

-莊子-

至樂無樂    至譽無譽

-莊子-

能布施為德      貧能守道為貴

-師尊-

貴在乎積善      福壽在乎善心

-師尊-

難修務必修      難行務必行

-師尊-

道者通      無心者得

-師尊-

以慈悲心養道氣
以柔軟心養和氣
以嚴謹心養清氣
以包容心養善氣
以敦厚心養福氣
以平等心養正氣
以開朗心養喜氣
以光明心養勇氣
以清廉心養骨氣
以感恩心養瑞氣

-仙佛慈訓-

修道一步一步走
道理一點一點聽
脾氣一項一項改
禮節一遍一遍學
善事一工一工做

-南屏道濟慈訓-

處事退一步 待人寬一寸

退一步
  反觀內  觀我自在
退一步
  萬法隨緣  煩惱即無
退一步
  圓融十方  廣結善緣
退一步
  當下洞澈  人人佛陀
退一步
  褒貶任世  笑置之
退一步
  給人空間  成長提昇
退一步
  素位而行  強出頭
寬一寸
  德怨兩忘  恩仇俱泯
寬一寸
  忠恕待人  養德遠害
寬一寸
  理饒人  氣柔態謙
寬一寸
  無限廣大  物物皆美
寬一寸
  知足包容  福田來
寬一寸
  心中佛堂  廣渡有緣
寬一寸
  常思己過  莫言人非

-仙佛慈訓-

謹言者口語小心      言滿天下無口過

-師尊-

行者品德注意      行滿天下無怨惡

-師尊-

能知足者      天不能貧

-師尊-

忍辱者      天不能

-師尊-

能培育英才者      天不能孤

-師尊-

能以身任天下者      天不能絕

-師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