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與道                楊璐子


科學在百科全書的解釋:科學是對知識的追求,這知識包括「真理」與「基本法則的運行」。「道」,是宇宙間絕對的真理;理貫氣,氣串象,形成宇宙之萬物萬象,而一以貫之。科學的目的是對真理的追求,這真理,也就是我們的一貫大道。科學與道,相輔相成,道為本,科學為用。由於佛教思想之傳入,造成宋明理學之昌盛,「格物致知」,窮究其理。王陽明之「知行學說」而集其大成。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也就是求知得道的過程,所以七十隨心所欲不逾矩。

科學是一種求知的精神和求真的態度。任何理論都得經過嚴格系統的驗證,才能成立。從觀察思悟、歸納,提出假設或理論,經過證明,才能成為定理,這個證明,無論何人、何時、何地所做,均有相同的結果。很多理論,雖廣為接受或運用,但無法證明,在求真的科學上,也只能稱之為「論」,如進化論。科學又分為「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自然科學的對象是物,可在實驗室做研究而得到一個絕對的結果。然而人文及社會科學,常涉及預測未來及因果關係,由於影響結果的變數太多,結果只能以或然率(機率)來表示,仍然可透過「大數法則」,就是少數次,短時間仍可僥倖,多次或長時間,必趨近應有之結果。
我們讀經不可執著字面上的敘述,而應從內在的意義去思考,探尋隱含之真理,才能得其精髓。理散萬殊,萬殊歸一體;世間之萬物萬象實歸一理。萬物靜觀皆自得。牛頓見蘋果落地,終於發現了萬有引力。可見萬事萬物──「象」,皆有其規律和精神在運作──「氣」,而運作的根本法則,就是「道」──「理」。道是宇宙的根本真理,理氣象一貫,構成宇宙表象主體,萬事(人文科學)萬物(自然科學),就是浩然無形「道」的表象。修道人要悟道,科學家要求得定理,實為異曲同工,均在探求隱藏在表象內的真理──「一貫大道」。

今日文明為科學文明,雖高科技產品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準,然道心才是根本。假如科學這工具,不合乎「道」,就反而危害人類,尤其今日高科技武器如此進步,濟世與毀滅就是彈指之間,常一念之差,就造成全人類之萬劫不復。「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沒有證實的言論,是不可信的高壓式的教條,難以使人信服。未經證實之理論,人們是半信半疑的。只有經得起驗證的真理才能堅定人的信心,一貫大道歷經數千年的考驗,世世代代的均循此定律,時間與歷史,就是驗證。驗證生信心,信心生毅力,毅力則道行,天下大同也。

證道:惡有惡報

理論:一個人做了惡事,他可以自欺欺人,但是卻騙不了自己本善之良心。於是良心內的天堂地獄系統開始運作。透過控制人類九成行為以上的潛意識,惡人就不自覺的做出自我毀滅的錯事;或是透過其心理情緒,而使其身體免疫系統,運作失調,開始生病。
驗證:後學隨機抽樣,觀察了十件惡人惡行。結果,快的立即現世報;慢則不出五年,或病或失敗,無一倖免。而且發現做錯事,受人為之懲罰還好,如由上天來懲罰,均是血淋淋無可挽回的教訓,實在是太可怕了。

信心:弟子堅守一個原則;寧可吃虧,也不可絲毫有違一貫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