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禪定            溫詠鳳

「布」是「普」,「施」是「散」,「禪」是智慧,「定」是堅持心念。佛陀解脫成道時,曾經向文殊菩薩弘揚一身七寶布施──不貪是布施。眼不貪好色相是「色」寶布施。鼻不貪好上妙香是「香」寶布施。耳不貪好樂音聲是「聲」寶布施。舌不貪上好美味是「味」布施。身不貪妙好衣服「觸」寶布施。意不貪名利恩愛是「法」寶布施。

世俗一切善惡都是由「心」起,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常喻為「六賊」。要除去山中的賊容易,惟除掉心中的賊,則困難了!只因人的弱點,往往在於自以為是。人類感覺器官誠然都是為接納世界上一切事物而存在,然而眾生似乎汲汲追求令人更舒適事物,注重六根之欲,而以偏見固執或武裝自己,對忠言都有逃避傾向。歸究人的心易搖動,而難安定,易昏暗而難光明,不虛心聽取,不堅信教誨而想有進步簡直是天馬行空。能隨心意,便喜,不如心意,則怒;得意時,便高傲;失意時,則氣餒。七情六欲,互相交逞,試問何時得安寧?且論析一個修道人的生活,六根不隨六塵轉,依戒律規範身心,不華鬢妝飾自身,不綣戀歌台舞榭,禁絕嗜好。遠離聲色,不貪婪,去我執,從粗衣淡飯做起的澄靜心念,又「自性」不貪世間欲樂是「佛」寶布施。我同修都安於清淡的生活,不受富貴所引誘,那麼自然會看輕物質、名利等身外物,安定形性,平和心氣就不失正理了。人能悟到以上七寶布施,即能散普心中的妄念習氣煩惱,防非止惡,萌起真正善根,以仁義道德行事,所得福德勝過擁有金銀火鑽,家財億萬。再說人生衣食財祿,皆有定數,當留有餘不盡之意,故儉約,不貪,則可延壽;奢侈過求,受盡則終,在此力勸眾生,莫箇暴殄天物。抑且秉持佛法賜予我們之一片慈心,外「禪」,內「定」,行布施,以自己所有施捨他人。

生活裡,樂善好施者,常把錢財送給窮苦的人,於是受益人歡天喜地把得到之錢財運用合理的話,這次布施已經發揮了作用。相反的,受益人如果不善用,不事生產,而去吃喝玩樂,那麼間接害了對方墮落。因此,大家行布施應留意對象。即是有能捨人,又有受施的人,中間有所施的物,此三法和合,皆大歡喜,布施才算有意義。至於在道場裡,布施共分三類:一、財施──泛指金錢、物品的按時提供,以補助道場支銷。二、法施──用正法去勸人修「善」斷「惡」。三、無畏施──參與道場上一切粗、細操作,無怨無悔。此三施層次應該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心出心,都是祈望眾生好早日求道、修道,以有所感悟,淨心止念!

其實,真正要完成布施,關鍵就在用我們這誠懇又恭敬的心來行「捨」的修養。有這麼一個故事,某人聽了禪師講因果布施,表示咱己一貧如洗,俟至有錢以後再行布施。禪師果斷回答,等到你有錢以後再行布施,那你一定永遠不會有錢,也不會布施,只以富有是從布施之中來的呀!故事指出即使是一粒米,自己儉省而能施捨予別人,這是「仁」。不僅是君子之富好行其德,尚有手頭拮据的,還要捐贈以助眾生,這是難能可貴的無私精神。我們處處為他人著想,無形之中為自己的德業立根基。捨一得萬:一文喜捨萬文收,生生世世福不休!許多事情不是沒有力量去做,而是我們有沒有愿心,肯不肯去做而已,有愿力從「善」者,天必佑之!

歷年來地方上開班,屢次碰上天氣預報會下大雨,為方便道親禱求老祖師慈悲,結果當夕風休雨歇,星月交輝。要是順其自然,誠心的道親們會肯冒著風雨參班,法喜充滿,何其之教人感動啊!上月初一,原意要成全三位同鄉求道,彼此電話聯絡了好幾回,無奈是有心栽花花不開,徒勞又悵惘之餘,堂參駕之當下,敬悉楊老點傳師只花了三、五分鐘,成全新求道人,恰好亦是三位。辦道時候,由衷感恩師尊撥機暗助,內心感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論及「禪」是一種思想,一種表現,表現時候是智慧的結晶。惋惜世上的一般人求財、求寶、不求智慧,為權、為利,不為眾生。空有榮華富貴。佛法有云:「寧可無財而有般若智慧,不要無智無慧,光有榮華富貴而生。」今日,我們縱有天人福報,如果沒有智慧,也非究竟!何謂智慧?它是從聽聞佛法中,「聞」所成慧;從思考中,「思」所成慧;從修行中,「修」所成慧。道場上,我們會看到許多不乏年紀輕,道齡深伴隨著老菩薩們,一生要位道場奉獻心和力。默默服務的不曾擅自居功,聲聲懇切在感恩上天慈悲,那飄散沁人的芳香,正洋溢著三界十方呢!這誠屬大智慧確切的好心──利益他人,不求他報,給事他人,不求果報,供養他人,不求福報,低聲下氣以期滿足他人的心願。假使我們給人結緣、布施總期得對方有所回報的一種心理,如此布施叫做貪心,不是喜捨。且看愚人口說好心,心無慈悲,賢人常行好心,口卻不說出來。若是一丁點兒不求名望,才稱是真好心。尤其在修道旅程上,愈是著重名相,愈要表現,則離「道」愈遠。猶記取新道親法會上陳點傳師賜導:大家一定要無「為」而「為」,千萬不要掉進道名、道權、道利之爭奪,追求底漩渦裡!留意到「禪定」,如果是修得不好,會著五蘊魔,即強烈的自我意識,在強調自己,一意孤行,所表現出來是自私自利的行為,那必然與「定」背道而馳。

「禪」是人人有的,等級不同而已:放逸不羈,貪嗜杯中物的人,犯癮時,爛醉如泥。天天說戒酒,明日復明日,了無定時;商人素有逐利心,經不起金錢誘惑,「定」不能持久。當教師的人,神聖工作驅使下,備課之思考,「定」在渾然忘我中……。故而布施入禪定而心不散亂,應該像太陽一樣普照大地,不求回報,那必須是「三輪體空」的:一、施者;二、受惠者;三、所施財物之三輪相,行施後不存「心」。經典常言,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注意當中的「無」字,絕非「否定」或者「沒有」;「無」是指「不可以」。既而明瞭住於法而行布施是執著、著相的的行為,換言之,能夠突破了「相」的執著,才顯現出修養的功德,施捨的厚度亦在於正念一心,把它看成是份內事。人,本來和宇宙同源同體,份內事是確切自然,因此我們理應來追求宇宙天地的大定,而不是自滿於各種有缺憾的小定之中!人呢!只要有一天跳出自我的框框,所有無明煩惱必盡遣無遺,正是尋常日日不離「道」,到處無心即是「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