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比受有福                  陳彥宏

一、何謂施?施就是給與,也就是所謂「佈施」。將自己身心擁有的,給與他人,是人至善慈悲的顯現。簡單的說,佈施就是「佈恩施惠」,即濟人淑世、救貧濟苦,利益給別人,解除人家之苦楚。

大乘金剛經:「能捨酒肉不食,能捨財物不貪,能捨恩愛不戀,能捨諸惡不作,能捨人我不爭,名得第一佈施波羅密。」

自性七寶佈施:不貪是佈施

眼不貪好色奇物是色寶佈施
耳不聽好樂音聲是聲寶佈施
鼻不貪好上妙香是香寶佈施
舌不貪好上美味是味寶佈施
身不貪好妙衣服是觸寶佈施
意不貪名利恩愛是法寶佈施
性不貪世間娛樂是佛寶佈施

若人能悟自身中七寶佈施,所得福德勝如金、銀、琉璃、璽珠、瑪瑙、珊瑚、琥珀七種佈施之福。

一般所說三種佈施:
1.財施:金錢財物施捨給別人、給道場、慈善機構、孤兒院、養老院、學校等。如慷慨解囊、濟助別人、解衣推食、供人急需,都稱財施。財施──得福報。

2.法施:把道理說給別人聽,解釋給別人瞭解,使人能夠得到正確的做人處世,使別人滅無明、增智慧,生活安祥幸福,稱為法施。

法施並不一定要自己精通佛理之後才能做,幫助別人有機會聽到、談到或看到道書,或者幫忙使法會辦得圓滿,參加的人法喜充滿,也都算是法施。

進一步說,老師與學生得到良好的教育,醫生、護士為人講解醫學常識,傳授身體的保健,社會服務者給人以適時的安慰,使家庭和諧、社會安寧。凡此種種的教授宣揚令人得益,雖說有程度深淺的不同,但都可以說是法施。

3.無畏施:凡是以大悲心助人或其他眾生,如畜生、野獸等,減少消除其恐怖、憂慮、苦難的,都屬無畏施。

如何行施?佈施是依照十種戒條而行施。

第一:不留滯──有人向我求施,以最迅速之時間立即施予,此之謂不留滯。

第二:不執取──不以自己之妄見而加以考慮。不必研究求施者是否應施。

第三:不高攀──不存自己有助人之德,而生傲慢之念。

第四:不積聚──不將錢財積聚至某一數量然後佈施,身邊有一分力量,有人求助,應盡予之。不論多
寡,有則施之。

第五:不望報──佈施事了,不留記憶,自可心平無掛。

第六:不希異熟──施予後,不要存有異熟果之心,勿以為福澤滿盈,施一而望得百。

第七:不所依──不因種種依名、依利而開始發心佈施。

第八:不退弱──對求施之事,雖屬難行,亦不要存有恐懼之念,即使粉身碎骨,亦不要退而示弱。

第九:不向背──不要以親疏恩怨而起分別計較心。應施則施,無分親疏愛仇。

第十:不下劣──施予之物,不要以最下劣者給人,應該以最妙最勝者施予。

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行於佈施。」就是不要為了希望別人報答,或滿足自己的優越感,或虛榮名利的表現而行佈施。這樣才是真佈施,才是自性慈悲的流露。有心為善(故意做給別人看),則佈施將成為福報而無福德。

二、何謂受?受就是接受,接納別人的給與。

若貪圖人家的佈施、給與,則是消自己的福報。人當自立自強,若從內心深處,企求別人之佈施,則將使靈性墮落。

佈施與接納,是一體之兩面,沒有接納,也就沒有所謂佈施。譬如:點傳師、講師在佛堂講課,點傳師、講師是在佈施真理,而道親們認真聽講,卻是佈施眼、耳、身、意等等。您說:那一個是屬於佈施?

以前有一賣花女,想到廟裡燒香佈施、供佛,因家境貧窮,乃將自己之長髮剪下,拿去賣了兩文錢,交給廟堂住持,住持高僧親自替她誦經、懺悔、祈福。後來此女貴為皇后,攜帶數千金來廟裡佈施,住持卻只派接待僧接待、迴向。皇后問道:「我以前只佈施兩文錢,您就親自替我祈福,今天我捐獻千金,您為何不替我迴向?」高僧說:「以前佈施雖小,心意真切。非老僧親勞,不足以報答。今日佈施雖多,心意卻不如以前真誠,因此有人代勞即足也。」正是「兩文是滿善,千金是半善。」端在我們的一顆心。

三、佈施的好處:

1. 消孽:可以消冤解孽,免除因果輪迴之苦。

2. 行善:可善則天道佑之。人皆敬之,福祿隨之,神靈衛之。

3. 濟世:濟人淑世,救貧濟苦。

4. 積福:可以積福德給自己及庇陰子孫晚輩。

俗話說:「施比受有福。」能夠施捨付出,表示我們尚有餘裕,心裡感覺比較輕鬆,而受者,是受人恩惠,念念不忘,所謂:「受人滴水恩,必當湧泉報。」二者相比之下,各有不同的感受。所以說:「施比受更幸福。」天道能否普傳於世界角落?眾生是否能得渡?皆視我們有沒有佈施之心。唯有時時刻刻利益群生,不求回報,才是自性慈悲的顯現,則其福德不可限量。願與大家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