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悟之間            陳秀真

佛在自心,道自日常。修道的真諦在於獲得一顆安穩自在卻又俯仰無愧的心。辦道的真諦在於帶給眾生永恆的喜樂。如果我們愈修愈苦,愈辯愈無明,那就該調整自我腳步。渡人與成全雖然艱辛,但也唯有透過瞭解眾生的心,我們才得以生出妙智慧,來照澈自己內心這個無明的眾生。唯有透過與旁人的接觸和摩擦,才能磨去無明的稜角,露出玲瓏妙性,所以欲成佛道,先成人道。人道方面不外乎孝順父母,事奉師長,慈心不殺,行十善業(身戒:殺、盜、淫;口戒:妄語、兩舌、綺語、惡口;意戒:貪、瞋、癡),行三種佈施,廣結善緣,培植福德。這個廣結善緣,培植福德非常重要,因為當我福德足夠,善緣也充分的時候,就容易獲得善知識,而幫助我們走向正確的修行道路。

破迷開悟之前,一定要先具備幾個條件:

1. 發菩提心:

一個人如果不發菩提心,幫助別人「明心見性」,而只求自修自了的人,這種人要求見性是很困難的。

2. 減除世間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的障礙:

如果不能儘量減低這六塵的貪念,就會在修道途中造成障礙,不容易有成就。

3. 懺悔業障,深信因果:

當一個人發心要修行,了脫生死的時候,累生累劫的冤親債主,唯恐以後要不到債,或者是有的對我們有貪愛、有執著,希望生生世世都能看見我們,這些人他們也會在當我們想解脫時來障礙我們。冤親債主的障礙大,親屬貪愛的障礙小,所以當我們修行的時候,一定要常常在仙佛菩薩面前懺悔,懺悔往昔的無量罪業,並且將一切修行所得的福德、功德,迴向所有冤親債主。希望他們都能夠和我們一樣,得到見性和解脫。所以說:「修行,障礙為先。」

深信因果,相信種善因,必結善果,種惡因,必有惡果。相信因果的人,才可能放棄世間的享樂,而付出無比的毅力,斷一切惡業,刻苦的去修行。所以在求明心見性之前,一定要懺悔業障,深信因果。

4. 消除我執、慢心、分別心:

慢心生起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分別心。一般人常以聰明、才智、權勢、地位、財富、性別、容貌、身份……之不同,起分別心,而生慢心。慢心如果能除掉,就不容易起瞋心,心常低下謙恭,才能得眾,才能服眾,才能去我執。

5. 發大愿心:

「菩薩從大悲中生」,如果是自私、自利的人,就不稱為菩薩,而叫凡夫眾生。

求道的殊勝在於「明心見性」。明心見性之法乃是菩薩大法,所以學佛、修行,就要學菩薩發慈悲大願。願從當下起大家相邀相約,幫助一切有情眾生,見性斷結,帶領他們進入正法,一定要有這個愿心,自己才能真正「明心見性」。

一旦我們悟了,如何重建我們的生命,改變我們的人生?為人處世應做如何的調整?

一、看出生命的希望:

修行是要使每個人成為有覺性、有情感、有智慧,能夠實現生活的自由人。悟就是看出希望來,這是指能夠從生活中看出意義,在煩惱中頓悟解脫,在事業上看出遠景,在精神上流露著積極主動的力量,在性靈上得到真正的自由與開放。六祖壇經解釋悟的本質說:「去除執心,通達無礙。」、「一念悟則煩惱成菩提。」所以悟可說是用自己的清靜、清醒之心,看出生活上的希望,這個希望可能是一個引導自己安身立命的價值體系,從而提昇精神生活的品質。

喜捨中最能看出生命的希望,因為有歡喜就有朝氣,肯幫助別人,就肯定了生命的價值。多關心別人,多服務人群,就能看到人性的溫暖和希望。如果我們悟出生命的希望,我們會活得起勁。六祖壇經:「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萌」。希望之雨是多麼的重要,它沃長我們的心智,讓我們求福德福,求慧得慧。

二、開放的心胸:

生活在價值紛歧和言論自由的現代社會,表達意見時帶有誹謗是常事。奉獻心力服務社會,仍不免受人惡批評,如果自己缺乏精神生活的希望,就很難釋懷別人的攻訐和批評。永嘉證道歌:「觀惡言,是功德,此即成吾善知識,不因訕謗起怨親,何表無生慈忍力。」人為希望而活,心懷希望的人,就能時時「轉識成智」,把許多痛苦的情緒,化為生活的志氣,而讓自己活得更堅強卓越。

三、放下執著,開發創意:

開悟思考能孕育創意,我們用創意去解決問題,破煩惱,創新生活,改進工作。一旦使用開悟的思考,處處都會有新的發現,就像月光遍灑大地一樣,無處不是銀色的光芒。例如家庭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環,你是否把它當做寄居的旅店,是否只把它當做不得不回來睡覺的窩?是否把它當成一本難唸的經?如果是這樣,家庭的美和情趣一定被你折損了。我們要用開悟的思考,把家庭生活安排得生動,有歡笑、有逗趣,能寬容、能欣賞,家庭才變得溫馨。許多夫婦為了穿著、生活習慣、語言、宗教、教育子女、生活開支等等互相批評和攻擊。他們刻板的堅持己見,而不願相互尊重。結果把許多生活情趣完全抹煞。開悟思考就是教我們從刻板與成見的繭中走出來,離開井中蛙的世界,發現無量無邊的精神生活──「法界」。

「佛法無邊」,只要我們願意從刻板的習性中走出來,必然會看到那不可思議之處。

與人相處的障礙,在自己有成見,情感歡悅的盲點在愚癡執著,若能透過開悟思考,一時將成見、執著統統放下,就能真正張開眼睛觀察,以清新的態度接物,生活的創意也就展現出來。一般人煩惱塵重,看到花落的景象,並沒有什麼反應,但是詩人卻能感受到「春去花
更香」之美,一個有禪趣的人,總能在平凡的生活中,看出優美的人性與情趣。

「枯木花開」,如果不破除既有的習性,又怎能看出生機呢?如果不把塵勞枷鎖放開,又怎麼會有「藍天不礙白雲飛」的自由心靈呢?

四、用積極、樂觀的思想展現生命:

積極的思想使我們振作,凡事不從批評、挑剔去看,要從建議和創造去看;不要從逃避和推諉去想,想從負責和擔當去想;不要從避免失敗的態度去做事,要從爭取成功的態度去努力。

「不退大心,洞然菩提」積極思想也就是一個人的願力,願力是菩薩道的推力。但是願力必然與目標相結合,所以你必須有自己的人生目標。目標是依據自己的根性因緣來決定,要以自己的能力去服務人群,而不是為自己的私心作努力,這才會成功,無相禪說:「好比一顆樹,社會(眾生)就是樹根,德性(菩薩)就是花,圓滿的覺醒(佛)就是果。要讓樹木開花結果,就必須努力灌溉樹根,愛護它、照顧它,否則根部一旦受到損害,樹就要枯萎了,又怎麼能開花結果呢?所以華嚴經上說:『欲作諸佛龍眾,先做眾生牛馬!』」可見願力的重要。

五、精進:

從失敗中汲取經驗,在困難中磨練心志,振作起來,就是精進,人不怕差錯,只怕不修正,不畏困難多,只怕不肯用心尋求解答。六祖慧能說:「若能鑽木取火,淤泥定生紅蓮。」

精進表示一個人能夠對自己負責,一個不能自我負責的人,他會把自己的過錯推給別人,苛責別人;甚至等著別人來幫助他、呵護他、拯救他,甚至等著別人來替他安排生活,像這樣的人很難精進。

一個精進的人,他能認清自己的缺點在那裡,失敗的地方是什麼,而願意努力去改見和克服。誰都不能保障我們的幸福,乃至天神、仙佛菩薩,幸福是必須由負責的態度、精進的努力才能得到。

唐朝希遷禪師解釋不能見性成佛的原因說:「為汝不肯承擔」。所以,精進是珍貴的一種德行,它在責任的行動中,表現出堅強的毅力。有了它我們才有成長,才有進步和智慧。

六、家庭親情:

一首詩,這樣描述著:

家─依偎在母親慈愛的懷裡
溫暖的輕喚
是我茁壯的呼吸
家─矗立在父親壯碩的臂膀上
擁抱與庭訓
是我絢爛人生的彩料
家─徜徉在觀音的護佑裡
金經的唱頌
繚繞著平安和希望

人是否生活得成功幸福,決定於兩個因素:(一)先天的稟賦,(二)後天的努力。而家庭是這兩個因素的函數,它能改變先天,又能孕育後天。家庭是個人希望之所繫,要想有個快樂幸福的人生,一定要從自己的家開始。也許你現在正擁有一個溫暖的家,那麼你該好好珍惜它、接受它給你的力量和光輝,把它維護得更好。也許你並不覺得家裡幸福,那麼你一定要看出希望,有耐性的去建立一個幸福的家。
在家庭生活中,你可以感受幸福和溫暖,享受人倫的情趣,家永遠在呵護你、關懷你、接納你。但別忘了,這只有在你也能呵護家人、關心家人、接納並欣賞家人時,才能感受得到。有人說:「家是補給站,是避風港,是倦鳥的歸巢。」這樣的想法,顯然不夠積極,我們必須注意,若只有一味從家裡補給,而不加以建設,家道也會被耗盡。

若只有把它當作避風港,暫時的棲息,疏離意識會使我們失去歸宿感,而頓覺落寞;若只把它看做歸巢而不知修護,總有一天我們會無家可歸。家是生活的重心,各種有情眾生都離不開家,即使出家的人,也要以和合僧團為家,以精神法界為家,沒有家就會落寞孤獨。
家庭親情,是孕育個人心智成長和志業的奶水,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建立一個有希望的家。

娑婆世間的家,就生活的需要而言,它是我們的歸宿,要善自珍惜精神法界的家,就永恆存在而言,它是我們心靈的歸宿,我們要護持、信賴它。

六祖壇經:「在家能行。」我們一定要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看出人生的美妙,情感的可貴和慈愛的偉大。在那兒培育你的後代,試煉你的智慧;成就你的菩薩行;把你的業力,轉識成智,為家庭的責任,互愛的資糧,倘若每個家庭都能如此,這個社會就無處不祥和了。所以說,家是大眾慈航的開端,是自度度人,自悟悟人,成就一切志業的大法船。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珍惜它、愛護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