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住生心    陳淑敏

「無住生心」的全文出自於《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惠能在聽客人誦《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即言下大悟。五祖也曾說過:「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即了成佛。」《六祖壇經》的開宗明義章:「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所心,直了成佛。」見性即可成佛,《金剛經》與《六祖壇經》的中心思想都在此。

我們說修道、修行,我們到底在修什麼?在找到我們的自性而已。問題是自性要到那裡去找?六祖告訴我們:「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自性人人具足,人的自性與佛的自性無異,只是眾生迷,故稱凡夫。自性人人本自具足,為何我們會找不到?因為有障礙,稱為業障。妄想、妄心在前面,故真心不現。凡夫做事,用妄心、私心在做,真如本性不現,故稱凡夫。妄心現,則六道輪迴現,真心現,則入佛之境界,故修行要從這裡修起。

「無住」就是不著相、不執著,即般若智慧。在一切境界中無住,即在六塵中不執著,得大自在。看破放下即布施。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修道即修布施,財施法施、無畏施,多行三施。捨身外之物,身外之財叫財施。捨智慧,分享悟道成果,助人開悟,叫法施。無畏施乃捨身為別人做事,捨我,捨我身。有些人不願意,常說我沒空,我有好多事要做;我不會做這些事,我不願做那些事,此乃我相。我相能捨,四相皆無。身子就隨緣,在世之長短,弘法利生為眾生。此乃布施般若蜜。布施即「捨」字,捨財、捨物、捨法、捨我、捨身。應無所住,而行布施。努力做我們能做的事,但不著相。不著相即是不固執己見,不生氣不如己意之人事,不存得失,不希求名位,不求回報,不憂慮,不牽掛任何不如意之事,但努力地做事,此乃「無住生心」。「應無所住」,得大智慧,乃修慧,「行於布施」得大福報,乃修福,福慧雙修,功德圓滿。

「無住」就是放下,把生活中所有的煩惱,憂慮牽掛,習氣統統放下,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恢復心地清淨。「生心」就是生起清淨心。妄心除,障礙沒有了,則真心現。著相則有障礙,有束縛,不著相,則身心自在,清淨,事來,智慧現前,知道如何去做,事去,心中泰然,清淨不染。能無住,就去心。無住生心是一,妄心放下,真心就顯。如太陽被烏雲擋住,烏雲一開,太陽即現。把仙佛在經上所說的道理,在生活中完全做到,就是破迷開悟,轉煩惱為菩提。把每天無限煩惱的生活,變成菩提智慧之生活,你才真正感受到法喜充滿,生活美滿快樂,幸福無比。人生不再是苦海,而是非常有意義。活著不再是為自己,而是為眾生。生活、工作與做事都不為自己,而為別人。無住生心的道理是既簡單又無比的殊勝。

凡夫著相,最嚴重的就是「著我相」,凡事以我為中心,對我有利之事才肯做;愈做事就愈覺得自己了不起,愈唸經書,愈驕傲,覺得自己已懂很多,如此「我見」「我執」也。因為每人都以他自己為中心,所以人與人之間產生了很多衝突與煩惱,只要與自己的利益相違背或做事結果不是自己所想要的,則產生煩惱,故煩惱皆因我相、我見、我執所引起。能去除我相、我見、我執則自在快樂,別人罵我,沒有一個「我」可接受,就不會生氣,做事沒有一個「我」想得什麼;不固執己見,因為沒有一個「我」有意見;與人共事,不計較也沒有利益衝突,因為沒有一個「我」有任何利益,日常生活,處世待人接物,都沒有「我」,不會生氣,也沒有煩惱衝突,得大自在,快樂無比,法喜充滿,凡事隨緣,凡事為別人做,你就是活菩薩,你過的就是活菩薩的生活。「一切隨緣,順其自然,心中清淨,不著相。」

不著相就能不為外境所轉,著相的人,別人說東說西,你被牽著鼻子走,別人罵你,你生氣,別人要你哭,你就哭,別人要你笑,你就笑,別人說你一句好話,你就可以為他做牛做馬,別人說你一句壞話,你氣得半死別人一句半句,你都放在心上,是自找煩惱事情接觸愈多,煩惱就愈多,這就叫做著相,你的心為外界境界所轉。聰明的人要能不為境轉,而且能轉境,如何能轉境,無住生心就能轉境,做事盡心,內心清淨,褒貶皆不為所動,沒有得失,做事再多也不怕,也無煩惱凡夫在境界上生煩惱覺悟之人在境界上生智慧。做真修行,修六度萬行,不為境轉,而能轉境,則得自在無礙

六祖之無相頌: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不要一天到晚只看見別人的過失,那不是修道看見別人的過失,也是著相,著相後所生之心,不是真心,而是妄心,常有壞念頭,起瞋心生氣或嫉怠不滿,愈看愈不順眼,或甚至與他爭權奪利六祖教我們要修戒定慧先持戒而後有定,修定而後生慧自己持戒,不是叫別人持戒我們修道常犯的毛病是,自己有否持戒不知道,可是一看見別人不持戒就起瞋心生氣,這樣的修行是得不到定與慧。我們應該時時反觀自省,看見別人有過失,回過頭來反省自己,警惕自己不要與他人有同樣的過失,進而去改掉自己的過失,時時記住六祖所說的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不見世間過,就是無住,無住所生之心才是真心

真實我們所有病根,都在於執著,因執著而有障礙,不執著則事事無礙。人生如戲,人生就像一場戲,在戲中,每人有一個名字,有事情,有境界,演戲時,逼真的演,落幕時一場空。心中知道形是戲,不是真的,自然不生煩惱。凡夫把戲當真,執著戲中之境,陷入無邊的苦海。所以說,無住生心就是演戲時好好演,境界過了,心中保持清淨,知道一切是假相,不可執著,心念一轉則轉煩惱為菩提,轉凡成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