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萬事足的溫詠鳳學長 呂柏欣 溫詠鳳學長是生於一個快樂幸福的家庭中,她是家中的老大,她有三個妹妹及四個弟弟,因為是家中老大,也是弟妹的學習榜樣,所以從小溫學長對自己特別苛求,不論在品德、在功課上,她都努力做到最好的。在家中她是個好孩子,也是弟妹們學習的好榜;在學校中,她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溫學長於一九八四年求道,每一個人求道都有一段因緣。溫學長初到美國,在成人學校就認識她現在的引保師──盧太太,當時的引保師對她的背景查問得非常詳細,例如她現在的職業,以前的職業,還有祖業也問的頗仔細的。溫學長當時十分驚訝,也有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心情,因為班上有好多都是餐館老闆,為何這位衣著講究的太太不去跟他們打交道,反而選上了我這個衣衫襤褸的難民? 一九八四年春節,就在盧太太的熱情邀請下到了盧太太的家。一踏進去,就令溫學長有一種回到家的親切感,因為當時佛堂的擺設實在太像她家鄉的寺廟擺設,在這情況下,更令溫學長想念和掛念仍留在政治動盪的家鄉父母親。溫學長當時立即跪在佛面前許願,不出三個月就接到雙親得以面談的好消息,因為一貫道實在太神聖和靈驗非常,故此不久溫學長亦成為一貫道的道親。當時渡人實在不難,因為家庭佛堂每次都設有豐富的素菜來款待大家,很多溫學長的朋友、同事也因此而求了道。只可惜,溫學長求道後沒有常常回佛堂聽道理,前腳踏進佛堂拜拜,後腳卻又回到紅塵滾滾的社會中去追求名與利,每次被叫去參班,她都以參加「派對」而推辭了。雖然當時公共佛堂已成立,但是因為交通和工作的關係,不能常回去聽道理,溫學長只在每月朔望之日才回佛堂拜拜。不久溫學長的雙親亦抵美國,而且也求了道。所以為了方便父母親在語言上的溝通,就常陪伴雙親到家附近的佛堂聽道理。不久,父母親就立了清口愿,小侄兒也從此吃素了。 最令溫學長感動的就是溫伯伯(溫學長的父親)病危時,點傳師和道親們川流不息地來探望和給予溫家不少的安慰與溫情,後來父親病逝,溫學長那種悲痛之心實在難以筆墨來形容,真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生命實在太寶貴,我們應該感謝上天給予我們的生命,雖然它是一個假體,但我們也要好好的利用來多做善事,多做一些對社會、人群有貢獻的事情,更要趁這假體存在的時候,去求道和渡人,因為一旦失去了這個身體,就永遠不能求道,而成為彌勒眷屬了。還有我們更應該慶幸自己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可以求道、修道、行道。 溫學長的大弟和母親在父親過世後,就常常回佛堂聽道理,雖然溫學長因工作而不能常回佛堂,但每逢法會,溫學長都會載些朋友、道親回佛堂。有一次是前人主持的法會,溫學長無法不去,就請了一天假回去聽道理。當時她就被那首「牧羊人」的歌詞感動得流下淚來,也像是一語驚醒夢中人,令她悟出了回佛堂聽道理的重要性,從此她就參加了經典研究班,後來漸漸發覺自己的脾氣、毛病改進了不少,而且由於溫學長負責每月地方班的開班報導,這任務也令她獲益不少,因為點傳師們和講師們的精湛的道理,真是金玉良言,使她夠瞭解道的寶貴。 現在溫學長是有道萬事足,她常常帶著學生時代一樣的快樂心情,穿著制服回佛堂參班,她是以一顆最虔誠的心來修道,所以現在她覺得事事順利,有求必應,而且處處遇貴人,這就是一貫道殊勝的地方,只要我們以一顆虔誠的心來修道,相信 上天老會照顧我們,而且能求道、修道是上天賜與我們的福份,我們應該好好的修,不要虛渡了此生。 |